English

学术著作随笔化 无可厚非

2000-02-20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张红星(学者)认为,问题的关键在于:学术著作随笔化是否影响其内容表达与学术价值。大学者纵横捭阖,出经入史,嬉笑怒骂皆成文章,其文已入化境,随笔无损学术。

胡晓斌(编辑)赞成上述说法,他认为,把深奥、博大的理论用通俗化、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出来,是对学术本身研究透彻的表现,不见得就一定会贬低学术本身。相反,有些学术著作的作者由于语言太贫乏,只会生搬硬套晦涩的学术用语,令人感到面目可憎。文以载道,何必拘泥于形式?

易中天(学者)指出,学术该不该随笔化?该!学术是个好东西,好东西就该让大家共享。随笔化,就是让他人共享的最佳方式之一。学术能不能随笔化?能!厚积薄发原本就是中国学术研究的传统,而随笔则无疑是“薄发”的形式之一。故作艰深并不等于有学问。

(《中华读书报》2.16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